2月10日午盤收盤,國內期貨主力合約跌多漲少。PTA、短纖跌超3%,棉紗、棕櫚油、硅鐵、焦炭、錳硅、瀝青跌超2%。滬鎳漲近4%,花生、燃料油漲超1.5%。
【國泰君安:需求負反饋,PTA跌超4%】
①節后終端需求被證偽,中期PTA趨勢仍向下,3-5反套、5-9反套操作為主。當前交易的核心在于紡服需求總體偏弱帶來的負反饋。外貿訂單春節期間量較少,節前包機搶來的訂單也普遍虧損,內需尚未明顯啟動。織造開工弱勢,海寧地區經編無訂單,企業信心不足,生產心態迷茫,開工僅6-7成,往年可達8-10成;長興加彈織造工廠開工也較往年低2成左右。
②聚酯方面,聚酯大廠開工率回升至8成,然而織機采購積極性不高,產銷維持在3成上下,長絲成品庫存普遍累積至2周以上的高位。需求偏弱而供應端PTA開工率,2月份面臨累庫格局。前期PX支撐PTA估值偏強,隨著盛虹煉化滿產、揭陽石化的投料,2月份PX小幅累庫,關注后續恒力惠州PTA裝置投產進度。總體來看PX和PTA供應充足。價格下跌之后,基差維持在-35到-40元/噸區間波動。在給出合適點位促進聚酯工廠采購之前,PTA中期趨勢仍向下。3-5反套、5-9反套操作為主。
【消息引發供給擔憂,鎳價止跌回升】
在2月9日夜盤21:45左右,鎳價止跌出現明顯反彈,截止2月10日上午,滬鎳主力合約最高漲幅突破4%。彭博消息,托克集團或遇欺詐,損失高達約5.77億美元。公司購買的小部分鎳集裝箱抵達鹿特丹港口后,經檢查發現并未含有鎳。若按損失金額折算,體量或有可能達到2萬噸金屬鎳。在低庫存格局下,消息刺激市場對供應端的擔憂加劇。從基本面來看,國內邊際供增需弱格局難以給予鎳價上行驅動。金川在現有產線上有所增產,且市場電積鎳產量邊際增加。但是,高價資源反噬下游消費,部分合金企業2月存在一定的減產情況,原料采購階段性放緩。因此,本輪漲幅系消息面刺激,實則缺乏基本面的支撐,建議持續關注該相關消息情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