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浙商、杉杉系創始人鄭永剛辭世。
據杉杉控股2月11日晚間發布的公告,杉杉企業創始人、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先生因突發心臟疾病救治無效,于2023年2月10日與世長辭,享年65歲。
鄭永剛身后,留下的是規模百億的杉杉帝國——從中國服裝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到轉型為鋰電材料和光電材料雙主業帶動的新能源民企集團。
“服裝大王”鄭永剛逝世 1個月前曾主持工作會議
1989年,31歲的鄭永剛在寧波接下甬港服裝總廠,提出“創中國西服第一品牌”,創立杉杉。旗下杉杉股份(600884.SH)曾是服裝第一股,鄭永剛也一度被稱為“服裝大王”。
根據杉杉企業官網介紹,30多年來,杉杉從單一的服裝業務穩健發展成為集新能源科技、偏光片等產業的全球領先高科技集團。杉杉自2002年起連續20年入榜中國企業500強,2021年以531億元銷售額位居373位。
作為杉杉系的掌舵者,鄭永剛經常公開露面,活躍在臺前。2016年底,杉杉控股曾總結過鄭永剛2016年的部分行程,從寧波、鄭州、包頭、新疆、上海,到美國、西班牙、葡萄牙,鄭永剛四處奔波。
“杉杉通”2015年還曾發布的文章,鄭永剛很愛打高爾夫,“每周要打兩場”。2017年7月,鄭永剛的一根“幸運球桿”拍賣出了3萬元的慈善款。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在杉杉官網的公開新聞中,鄭永剛最后一次露面,是在今年1月12日主持召開了杉杉企業2023年度工作會議并作主題報告。
據該會議披露,2022年杉杉企業四大平臺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2%,凈利潤完成全年預算目標的129%。
這場會議上鄭永剛表達的精神,被杉杉總結為“規模,規模,還是規模!”鄭永剛提到,杉金偏光片規模全球第一,市場份額達到29%。但要長期成為行業第一,必須要繼續提升市場占有率、擴大規模。
“2023年,我們要把有限的人力和財力資源聚焦負極材料、偏光片和永杉鋰業,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體經濟為核心,不斷提升上市公司價值;繼續做減法、去杠桿,加快處置非主業資產。”鄭永剛還在會上提出,新能源行業競爭激烈是必然的趨勢,從過去的家電、互聯網再到現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都會有“春秋戰國”的過程,最后行業集中度會提升,留下頭部企業。
事實上,2003年,杉杉就決定涉足鋰電池正極材料。2021年2月,杉杉股份完成對LG化學偏光片業務的并購,進軍LCD 偏光片市場。鄭永剛曾在當年4月發布會上向記者表示“(偏光片)這是我最后一戰,我一定要做到很自豪,要有話語權和行業標準制定權”。
杉杉集團總資產超580億 二代鄭駒已走向臺前
杉杉系“企二代”、出生于1991年的鄭駒(鄭永剛之子)已逐步走向臺前。
貝殼財經此前曾報道,2018年2月,鄭駒出任杉杉集團控股股東杉杉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2019年9月,鄭駒出任杉杉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副總裁),后于2020年1月升任杉杉集團總經理(總裁)。
鄭駒早在2015年就活躍在杉杉系的各大重要活動現場。2015年12月,黃浦江畔的君康金融廣場舉行奠基儀式、湖南杉杉新辦公大樓羅成慶典上,鄭駒均以杉杉控股總裁的身份出席。
2016年1月的杉杉新春晚會上,鄭駒挑戰《新貴妃醉酒》一人雙聲,引起現場尖叫不斷。2017年又精彩演唱《超越夢想》。此后多年在鄭永剛出席的重要活動中,鄭駒也常伴左右。
2016年5月,鄭駒作為浙江新生代企業家曾表示,將從三個方面做好傳承和發展:把誠信、創新、敢想敢做的浙商精神和優秀的企業文化傳承下去;不斷學習,把個人視野和能力的提升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探索新興業務,企業持續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2022年8月,作為新滬商青峰會會長的鄭駒在該峰會活動上表示,2022年是比較困難的一年,我們經歷著危機的考驗,尋找著破局的未來。他強調不要盲目擴大版圖,要審慎前行。
企查查信息顯示,自去年12月以來,鄭駒密集上任多家杉杉系企業高管,如在今年1月成為上海銓杉實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過,目前鄭駒尚未進入杉杉股份與吉翔股份董事會。
那么,目前的杉杉系規模幾何?
據杉杉系運營主體杉杉集團披露的2022年中報,截至報告期末集團資產總計587.54億元,負債合計331.12億元。在資本市場,杉杉系旗下現有杉杉股份(600884.SH)與吉翔股份(603399.SH)兩家由鄭永剛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
杉杉集團2022年中報披露的股權結構。
杉杉目前的核心主業鋰電池材料與偏光片業務均裝在杉杉股份內。2022年前三季度杉杉股份披露實現營業收入158.4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2.09億元。
杉杉股份尚未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告。前述杉杉企業2023年度經濟工作會議稱,2022年杉杉負極出貨量突破20萬噸,市場份額提升至16%,杉金光電市場占有率從25%提升至29%。
杉杉系另一上市公司吉翔股份則承接了鋰電池材料配套的鋰鹽資產,于2022年1月完成對原杉杉股份旗下永杉鋰業的收購。永杉鋰業年產45000噸鋰鹽項目一期項目在2022年6月全線貫通,并在同年三季度達產銷售。受該資產并購帶來的積極影響,吉翔股份預計2022年度將實現歸母凈利潤4億元至5億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白華兵 校對 張彥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