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午盤收盤,國內期貨主力合約漲跌互現。滬錫跌超2%,純堿、紙漿、玻璃、錳硅、滬鎳、燃料油、棉花、棉紗跌超1%;漲幅方面,低硫燃料油(LU)、紅棗漲超2%,SC原油、棕櫚、蘋果漲超1%。
光大期貨【錫】:驅動邏輯由強復蘇轉為弱現實
供應:上周國內40%錫礦加工費主流成交在13500~14500元/金屬噸,國內錫礦供應相對穩定,上周云南多家煉廠檢修后恢復生產,國內錫錠供應環比增加;進口方面,2月少量進口錫計劃流入國內,預計進口量在1000噸附近。
需求:廣東地區近期企業復工情緒火熱,焊錫企業亦陸續復工生產;近期錫價高位快速回落,下游拿貨情緒有所好轉,但由于目前的電子需求仍處于探底階段,企業訂單表現一般。光伏焊帶企業反饋目前訂單較好,企業節后復工后開工率很快拉滿,但原料庫存較低,故近期價格回落后,企業備貨情緒開始回暖。
庫存:上期所庫存周環比增加830噸至7,856噸,同比增加130%;LME周環比減少115噸至3,105噸,同比增加31.57%。
觀點:錫基本面當前尚未有變化,預期:2023年供應增量有限,電子需求見底回升;現實端供應壓力較大,國內顯性庫存持續走高;由于前端錫價上漲主要交易國內復蘇以及海外加息放緩,但隨著美國通脹及失業率數據表現強勁后,市場開始修正預期,故錫價此部分預期回吐亦屬正常,此外當進入旺季時,市場更愿意關注現實,現實端錫目前基本面依然疲軟,故我們認為這一輪錫價回調較為合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