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因為深度勾連未來,“五子”聯動中的數字經濟備受矚目。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數字經濟如何為城市發展賦能,既是產業革新的命題,又是城市治理的命題。北京市兩會期間,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在看望部分委員時,聽取了“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意見建議。
尹力指出,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是構筑未來競爭新優勢的戰略先手棋,要通過數字賦能產業、賦能城市、賦能生活,打造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樣板”。
賦能產業是關鍵。數字經濟重塑傳統產業發展路徑,顛覆了工業時代原有的生產與消費模式,重新對接和組合了市場資源,改變了市場主體參與方式。因此,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醞釀出更多“智力”與實力并舉的頭部企業。
實現深度的數字化轉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基石,高精尖技術是引領。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區塊鏈、算力建設等都被寄予厚望。
現階段,在數字經濟的關鍵技術掌握上,我們應用有余,而創新不足,因此容易遇到“卡脖子”的問題,受制于人。
隨著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加速推進,也將進一步帶動技術創新的突破,讓置身其中的企業改變“賺快錢”的低端玩法,進而轉移到拼研發、拼技術、拼創新上來,讓北京的數字經濟有核心有場景。
數字科技提高了生產和生活的精準性和匹配度,極大地延伸了市場空間。數字經濟時代構筑了一個生產數據和消費數據的大循環。
因此,產業之外的數字經濟亦可在城市生活中實現智慧“變現”。智慧城市建設,是在上游建好城市大腦,并在下游投放更多新應用場景。
賦能生活要在數字醫療、數字化社區等方面進一步破題,讓百姓分享數字紅利。無論對于老城北京,還是超級都市北京,數字經濟深深嵌入城市肌理,是主動選擇也是必然趨勢。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