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醫藥集中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續擴大藥品集采覆蓋面,到2023年底,每個省份的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數將累計達到450種,各省份應至少開展1批省級耗材集采。
看點1
到今年底,每個省份的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數累計達到450種
通知要求,各地持續擴大藥品集采覆蓋面。
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已經開展,國家醫保局將適時推進新批次藥品集采,規范國家組織集采藥品協議期滿接續工作,指導上海等地牽頭開展聯盟接續采購。該局鼓勵同一品種由多家企業中選,促進價差公允合理,并統一采購周期。
上一輪集采中選價格偏高的品種,要持續擠壓價格水分,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后,上一輪集采中選價格偏低的品種,經充分競爭后形成新的中選價格。
到2023年底,每個省份的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數累計達到450種,其中省級集采藥品應達到130種,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均應有所覆蓋。
藥品集中采購自2019年起正式試點實施,“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是藥品采購的主要思路。國家組織就是通過政府組織解決招采中政府部門的協同、體制中的障礙、政策的銜接問題。聯盟招采就是按照依法依規原則,由公立醫療機構這個采購主體,形成地區之間的聯盟,通過聯采辦進行公立醫療機構的藥品招采。
看點2
聚焦心內科、骨科重點產品,推進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
國家醫保局要求,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則,開展新批次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并做好脊柱類耗材集采中選結果落地執行,參照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價格專項調整的做法,優先調整與脊柱類耗材集采相關的手術價格。
同時,適時啟動人工關節集采全國統一接續。聚焦心內科、骨科重點產品,指導更多省份推進吻合器、超聲刀等普外科耗材集采,各省份至少開展1批省級耗材集采。
集中帶量采購將實現“帶量采購,以量換價”的效果。之所以能達到這個效果,是由于此種做法改變了一些藥企不靠產品質量,而靠公關、銷售等導致的“劣幣驅逐良幣”問題。
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交易過程中,不同的量帶來的價格和成本是不一樣的。作為招采的主體方應該承諾采購量,企業進行合理測算后,申報一個合理價格,這就是公平合理的充分競爭。同時,實現招采合一,招了就必須采購,這樣企業就避免再去醫院公關了。
看點3
探索完善新批準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
國家醫保局將探索完善新批準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加強藥品價格綜合治理,并落實《新冠治療藥品價格形成指引(試行)》。
按照要求,北京等6?。ㄊ校龊檬装l價格受理、定期評估、動態調整等工作。各地應探索、擴大新批準上市藥品進入醫藥采購市場的首發價格形成機制覆蓋范圍,充分鼓勵創新發展,引導企業公開合理定價,完善全周期價格管理監督。
此外,國家醫保局將持續開展口腔種植價格專項治理,落地實施種植體系統集采結果,引導醫療機構優先采購使用中選產品,并加強口腔種植價格監管。各地應適時啟動專項治理“回頭看”,重點對區域內口腔種植價格排名靠前、患者投訴舉報較多的醫療機構開展檢查。
新京報記者 吳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