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
百億基金經理陸彬旗下4只基金,率先打響基金年報“第一槍”!
3月17日,2020年“股基冠軍”、匯豐晉信基金基金經理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動態策略混合、匯豐晉信低碳先鋒股票、匯豐晉信核心成長混合、匯豐晉信時代先鋒混合公布了2022年年報。
隱形重倉股來自TMT、基礎化工等行業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上述4只基金中規模最大的產品是匯豐晉信低碳先鋒股票,合計規模77.40億元。
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除之前已公布的前十大重倉股外,該基金的“隱形”重倉股(排名第11名至第20名)分別為江特電機(維權)、長盈精密、鹽湖股份、安恒信息、艾為電子、川發龍蟒、中新賽克、廣匯能源、恒逸石化、科大訊飛。
從行業分布來看,十只“隱形”重倉股中,有四只來自計算機軟件、電子設備等行業,有三只來自基礎化工行業,其余“隱形”重倉股來自石油天然氣、半導體、電氣設備等行業。
自去年開始,陸彬便表達過對計算機、電子設備等行業的看好。2022年12月8日,陸彬在匯豐晉信基金舉辦的第六屆價值投資論壇上表示:“過去1-2年,計算機行業交付受到影響、需求延后,這點未來有望得到解決,同時疊加企業控制人力成本,預計2023年將是計算機板塊利潤釋放的大年。”
今年3月,陸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計算機為代表的TMT行業或成為今年的行情主線之一,包括電子、計算機、通信和傳媒,他認為,這些行業的經營改善較明顯,估值也相對較低,存在“戴維斯雙擊”的可能。
此外,陸彬在近期采訪中也表達了對于周期性行業的關注。他表示,將重點關注需求在內而成本在外的細分板塊,其有望同時享受中國經濟復蘇和全球通脹下行的紅利。
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上述4只基金中,匯豐晉信動態策略混合的合計規模僅次于匯豐晉信低碳先鋒股票,為73.71億元。從該產品的隱形重倉股來看,陸彬的布局范圍更加廣泛。除了有來自TMT、基礎化工行業的公司,還有來自券商行業的中信證券和醫藥行業的恒瑞醫藥、藥明康德(維權)等投資標的。
部分新能源子賽道仍有增長空間
陸彬在年報中表示,2023年的新能源行業投資預計將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一年。過去三年的新能源行業基本面未受到宏觀波動和疫情的影響,實現了高速增長,市場對電動車和風光儲等子賽道也進行了充分的演繹。新能源行業的很多白馬公司,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對2023年的業績做了向下的估值調整,留下了投資機會。
陸彬認為,從市場容量來看,新能源行業幾個子賽道都還有增長空間。國內電動車滲透率剛剛突破20%,全國家庭汽車保有量也有望繼續提升;光伏、風電占我國總發電量比例僅突破10%,需求預計還會大幅增長。從全球看,新能源的滲透率也不高,產業還有更廣闊的市場。新能源產業鏈基本上都在中國,各個環節國產化程度很高,但國內的技術擴散較快,最近幾年行業的新玩家較多,整體競爭格局有所變化,部分細分環節已經呈現階段性產能過剩,進入增量不增利的發展困境。
陸彬認為,綠色轉型已是人類社會發展較為確定的方向,是需要花數十年時間才能達到的長期目標,在這個背景下投資機會是非常多元的,而且是分層次、分階段的。基金的投資范圍不僅包括電動車和風光儲,還包括了新型電力系統(適應彈性的發電側供給和用電側需求),綠色節能建筑(減少能源消耗),以及環保相關,比如: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生產過程的低碳改造,還有仍處于發展早期階段的氫能產業鏈,以及相關新設備、新材料的機會。他表示,以上各個細分領域都是未來會密切關注的方向。
三大領域值得關注
陸彬在年報中表示,將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向:
第一,新技術環節。新能源產業鏈里還有新的子賽道值得發掘,能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性能、提高安全性的新技術,都將帶來結構性增量需求。當然,對新技術的商業化落地的節奏和空間需要仔細識別,其中個股的質地更加需要深度研究,這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是對研究能力的考驗。
第二,業績有望持續好轉的環節。部分環節因為過去上游供給緊缺,導致成本較高利潤被壓縮,整個產業鏈的大部分利潤被上游攫取,隨著上游供應的緩解,產業鏈利潤可能會重新分配,部分公司的業績有望顯著反轉,但市場往往對過去較為悲觀的業績情形做了線性外推,估值相對不高。
第三,業績有望維持的環節。對于下游需求增速比較確定,新進入者產能擴張速度較慢,或公司的競爭力非常突出,利潤在中期維度可以保持的環節,估值相對比較便宜的,可能還有一定的估值修復空間,值得積極關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