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永發布了《銀行保險機構碳中和戰略白皮書》報告。自“雙碳”目標提出,我國綠色金融體系日益完善,行業標準逐步落地。未來國內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持續面臨“雙碳”轉型壓力帶來的多重挑戰。報告旨在針對中國金融機構在實現碳中和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協助金融機構在達成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制定全面科學的金融碳中和戰略框架,落地重要階段的核心步驟,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積極應對“雙碳轉型”,于變局中把握發展機遇。
安永《銀行保險機構碳中和戰略白皮書》發布會現場
金融機構對雙碳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挑戰與機會并存
“在雙碳轉型目標實現的過程中,金融機構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安永金融戰略與交易咨詢亞太區負責合伙人趙曉京表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服務實體經濟對金融來說是回歸本源。實體經濟面臨雙碳轉型的迫切需求,金融機構必然要及時相應、做出相應的戰略及業務調整。無論是行業的雙碳轉型還是低碳技術的發展都需要大量資金。而當前企業能夠獲得的轉型資金支持遠遠不夠,需要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揮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金,支持雙碳轉型。”
白皮書指出,面對行業和企業的迫切需求,金融機構在雙碳轉型方面需要應對戰略不清晰、政策標準不統一、數據獲取難度高等挑戰。但通過提前布局及轉型調整,金融機構仍然可以在變化的環境中做出及時響應,主動打造差異化優勢,把握發展機遇。
趙曉京為金融機構提出建議:“在應對雙碳轉型趨勢時,金融機構應關注以下三個重點方面。一是主動戰略布局。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保證雙碳轉型目標制定科學合理,轉型方法恰當有效。二是注重加強風險管理。雙碳政策造成實體經濟風險變化,金融機構面臨風險疊加,需要主動拓展風險管理體系,開展壓力測試,加強風險預測及應對能力。三是積極探索金融科技與創新。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平臺等金融科技與創新,在進行雙碳轉型時努力探索創新解決方案。”
我國綠色金融發展迅速,專業的碳排放管理理念和工具是實現金融機構穩健轉型的重要保障
安永金融服務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合伙人李菁介紹,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托、碳金融產品等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22.03萬億元,同比增長38.5%,存量規模居全球第一。截至2022三季度末,綠色債券存量規模1.26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位。中國綠色金融已經進入碳中和的綠色金融矩陣發展階段,呈現出綠色信貸向碳信貸聚焦、綠色債券碳中和化、ESG與碳中和主題融合的發展趨勢。以氣候保險為代表的綠色保險在碳中和目標下的多樣化發展,不斷加深與其他綠色金融政策和工具配合。
李菁指出,從我們的經驗來看,金融機構支持碳中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身運營的碳中和,二是投融資碳中和。無論哪個方面,數據支撐都是基礎。然而對于大部分金融機構而言,全面、準確、高效的碳數據核算與披露是難點,迫切需要專業的碳排放管理工具,保障機構穩健合規運營。
她同時分享了安永在該領域的多年實踐經驗。早在2018年,安永推出綠色金融在線管理系統,幫助商業銀行應對綠色金融建設過程中的問題與挑戰。2022年伊始,我們開始打造ESG投資解決方案系列,相繼推出氣候風險分析在線系統、“3060”碳管理系統和ESG智能管理系統,并在其中創新性地加入了數字孿生“碳中和”元宇宙,可實現對各類型碳系統交互虛擬化應用,直觀掌握企業碳管理的各方面進展。
科學的轉型戰略是推進金融機構雙碳轉型的必要前提,安永發布白皮書為金融機構提供參考
在安永博智隆金融服務業戰略合伙人王尊看來,面對雙碳轉型,金融機構首先要做好科學的雙碳戰略布局。“銀行保險機構首先需要明確認識到,金融機構的綠色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轉型過程涉及日常經營及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為了有效應對綠色變革,制定科學合理的雙碳戰略是金融機構必須走好的第一步。只有基于清晰的政策理解及現狀認知,合理設定自身的雙碳目標,統籌考慮,堅持目標導向,選擇相應的落地舉措,并匹配必要的落地保障機制,才能保證金融機構雙碳轉型的方向正確、安排合理、效果明確。”
他同時強調,相比其他業務轉型,雙碳轉型工作的特殊性之一,是對減碳、綠色、碳排放等專業知識的需要。現有金融機構的轉型戰略制定團隊往往缺乏這方面的能力,需要依靠外部專家的補充。因此,必要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尋求第三方機構的支持和合作。
王尊表示,針對中國金融機構在實現碳中和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安永編寫了《銀行保險機構碳中和戰略白皮書》,希望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戰略分析框架和思路,以此協助金融機構制定全面科學的轉型戰略以及落地方案。
他介紹,報告開篇對銀行保險行業的雙碳發展歷程及背景進行了梳理,并在第二部分對當前領先銀行保險機構的的雙碳實踐進行了總結。在報告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安永的銀行保險機構的碳中和戰略框架,并在最后兩部分介紹了安永的實施方案及相關業務。我們希望從客觀、專業的角度,為金融機構提供具有行業普適規律的洞察與觀點,并分析案例和經驗,為金融機構客戶的雙碳戰略制定提供思路。
我國將從“創造增量”和“改造存量”兩個方向持續推進金融機構雙碳轉型
針對雙碳領域的政策趨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沈吉博士提出研究觀點。“未來我國金融領域的雙碳轉型政策制定,將主要采取‘創造增量’和‘改造存量’兩個核心思路。一方面通過傳統綠色金融,支持綠色企業和項目,不斷創造增量市場。另一方面,通過轉型金融,針對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行業提供轉型資金,改造現有存量。未來我國將在這兩個方向上不斷細化金融領域的政策標準,為金融機構雙碳轉型提出更高要求。金融機構有必有及時跟進政策變化,提前制定應對策略。”
未來金融機構在雙碳領域的探索前景廣泛
針對金融機構在雙碳領域的具體實踐,青島銀行藍色金融負責人林治乾分享了他的寶貴經驗。在嘉賓分享環節,林總從藍色資產分類標準、藍色金融工具創新、藍色金融業務拓展等角度,對青島銀行和世界銀行共同合作的藍色金融項目做了簡要介紹。同時為藍色金融領域的未來發展提出展望:一是盡快制定藍色產業指導目錄,二是積極拓展藍色債券、藍色碳匯及藍色保險等藍色融資渠道。三是加強藍色金融與綠色金融協同的政策引導。”
未來,安永將積極發揮在綠色金融領域專業優勢,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助力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同各界同仁一道,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更美好的商業世界而努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