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基金經理黃海表示,考慮到今年上半年國內的需求應該是一個緩慢復蘇的過程,而國外的需求在往下走,所以我認為今年上半年通脹的壓力會有所緩解,但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海外的經濟可能逐漸衰退,通脹的硬約束將始終存在。所以在具體的行業配置上,今年還是看好穩增長主線中的投資機會,優先選擇現金流高分紅的安全的公司,特別是在供給端偏緊或供給端出清比較徹底的行業。
祝愿每一位投資者朋友新春快樂,前“兔”無量,再次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信賴與支持,希望未來的日子可以繼續攜手,一起見證并分享中國資本市場的成長與騰飛!
新春獻詞全文如下:
舊歲已辭,新年已至。首先感謝大家的信任和陪伴。
2022年的A股市場跌宕起伏。在疫情影響、俄烏沖突、美聯儲加息等復雜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主要股指全面調整,上證指數下跌15.13%;滬深300下跌21.63%;創業板指下跌29.37%;幸運的是萬家宏觀擇時、萬家新利和萬家精選A整體收獲了較為明顯的超額收益,前述基金2022年分別取得48.56%、43.66%、35.51%的回報。(數據來源:萬家基金,經托管行復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指數數據來自Wind。)
就整體市場環境來看,在2021年下半年我們曾判斷,未來會是一個震蕩趨弱的市場,需用弱市思維來應對。參考2008年,全球市場都表現出滯脹的特征,相對那次的先“脹”后“滯”,這次更呈現出外“脹”內“滯”的特點,在這樣一個大的歷史參照背景下,我們認為通脹在2022年來說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所以我們選擇布局于能源、地產,一個對應著通脹、一個對應著增長。我們將能源劃分為兩類,及時根據市場的變化切換。一類是高股息的動力煤公司,分紅比例更高、價格波動較小,相對比較穩定,在風險出現的時候有防御性,當然由于其業績在上調,所以也有著一定的進攻性。另外一類是現貨比例比較高的、與市場價格掛鉤緊密、或不受價格限制的焦煤,它與經濟短期需求波動有強相關性。在需求好的時候,比如2022年一季度前兩月,它們具有較強的進攻性。
弱市環境下的投資,就像站在一個冰面上,周圍的冰塊紛紛融化,你只能找到一兩塊安全的地方,不能隨意走動。在這種情況下,少即是多,越少的選擇越是堅定,只有集中才能夠獲取超額收益、保全資產,因此我們在去年的配置也相對集中。
展望未來,雖然去年A股受各種負面因素沖擊呈現反復尋底的態勢,但由于中國市場廣大,同時制造業體系完備,未來市場上結構性的機會仍將層出不窮。就現階段來看,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很多積極的因素。比如,按照國內經濟的庫存周期,從2021年二季度開始的去庫存大概率會在2023年二季度見底,穩增長政策的累積效果將會逐漸顯現,從基本面來看,2023年或是一個弱復蘇的過程。
在風格上,2023年我更看好價值股的風格。從過去十年中證風格指數的歷史規律來看,很多時候是以三四年為維度進行切換,比如,中證金融指數在2012-2015年四年的時間是跑贏中證消費指數的,2016年,兩者跑平了,2017年-2020年四年中證消費就開始大幅跑贏了中證金融,2021-2022年兩者跑平,23年金融開始反超消費的可能性更大些。大類資產配置上,過去3年無論消費還是科技的結構性牛市導致了80%以上的主動權益資金囤在了成長股中,對價值股的配置極少。價值股再平衡過程的持續時間至少在兩年以上,所以從長期來看,資產配置在低估值價值股的再平衡過程是有持續性的。今年經濟弱復蘇的過程中,低估值、高分紅、低負債、高現金流的公司很稀缺,它們理應作為增量資金和存量資金增配的方向。
考慮到今年上半年國內的需求應該是一個緩慢復蘇的過程,而國外的需求在往下走,所以我認為今年上半年通脹的壓力會有所緩解,但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海外的經濟可能逐漸衰退,通脹的硬約束將始終存在。所以在具體的行業配置上,今年還是看好穩增長主線中的投資機會,優先選擇現金流高分紅的安全的公司,特別是在供給端偏緊或供給端出清比較徹底的行業。比如煤炭就是這樣稀缺的、穩定的標的,等經濟逐漸復蘇,一些彈性中游的板塊更值得關注,比如化工、建材、輕工等,需求逐漸回暖的消費類公司以及順周期的金融行業也值得關注。
經過二十多年的投研磨礪,我越發意識到投資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國內的財富管理行業是一片藍海,未來居民資產配置的需求會越來越多,我們作為公募基金為大眾居民理財服務,是有責任、有價值的,好的資產配置可以與持有者分享中國經濟的成果,實現資產升值,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作為基金經理,我會始終堅持穩扎穩打的腳步,用更長遠的視角去做長期正確的事情。
最后,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我祝愿每一位投資者朋友新春快樂,前“兔”無量,再次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信賴與支持,希望未來的日子可以繼續攜手,一起見證并分享中國資本市場的成長與騰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