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志愿軍汽車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志愿軍汽車連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汽車目錄一覽:
抗美援朝時汽期我國能造單車或汽車?
能造。抗美援朝志愿軍的車輛裝備,絕對離不開嘎斯51型中型卡車。當年,正是它越過鴨綠江,冒著敵機的瘋狂轟炸,將無數急需物資送到前線,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愿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志愿軍汽車暫編十二團
一樓的胡說八道也有人信了還神級回答,抗美援朝確實有汽車十六團 具體如下: 1950年5月改編為汽車四十一團,10月改編為志愿軍暫編汽車八團。 1951年1月3日,中南軍區奉軍委命令,由汽車二團和汽車六團各抽調半數建制連隊組成一個汽車團,赴東北鐵嶺,番號為東北軍區汽車四十四團。1951年2月入朝參戰,隸屬后勤第一分部建制,1951年10月改番號為志愿軍汽車十團。1953年5月朝鮮停戰談判,汽車十團調往開城執行遣俘任務。1951年6月劃歸開城我方代表團建制。汽車十團下轄9個汽車連,1個修理連,共1100余人。 1951年8月,汽車四十五團正為王郁文、參謀長薛才如,率3個汽車連和修理連一部去東線執行任務,并決定回后勤第二分部建制。1951年10月,以此為基礎組建暫編汽車十二團。1953年4月調歸后勤五分部建制,于陽德地區執行中途倒運任務。暫編汽車十二團下轄7個汽車連、1個修理連,共1300余人。陣地戰階段組建的汽車部隊在上甘嶺戰役結束后,敵人不甘心正面戰場的失敗,秘密策劃從我軍側翼登陸。1952年12月,志愿軍根據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指示,全面部署了反登陸作戰準備的任務。為了解決反登陸準備物資運力緊缺問題,志愿軍領導向中央軍委請示,有緊急組建了6個汽車團(其中4個汽車團入朝) 1953年2月,由西北軍區后勤部汽車1團抽調3個汽車連,汽車2團抽調3個汽車連、1個修理連,組建成志愿軍暫編汽車十四團,1953年3月入朝作戰。1953年11月暫編汽車十四團撤銷6個汽車連分別調歸陸軍第一、二十四、四十六、四十七、五十、六十八均,修理連調歸后勤三分部。 1953年2月由西北軍區分別從汽車4團、汽車5團、汽車6團各抽調1各汽車連,組建成志愿軍暫編汽車十五團,1953年3月北上調歸東北軍區后勤部。 1953年1月,由華東軍區后勤部汽車31團為基礎,從浙江、山東、福建等軍區及海、空軍和公安部隊調來人員組建成志愿軍暫編汽車十六團,下轄6個汽車連、1個修理連,共1135人。1953年2月入朝作戰,隸屬后勤一分部建制。 1953年1月,有華東軍區后勤部汽車31團部分人員為基礎,從華東軍區后勤部和陸軍二十二軍、三十一軍及山東軍區等單位抽調人員,組建成志愿軍暫編汽車十七團。下轄6個汽車連、1個修理連。1953年2月入朝作戰,1953年11月由各連抽調人員組建汽車7連。 1953年1月,由中南軍區抽調汽車47團1連、2連,海南暫編汽車團3連、4連,汽車46團5連、6連,組建成志愿軍暫編汽車十八團。1953年1月底由衡陽啟程北上,2月入朝作戰。 1953年1月,由中南軍區汽車47團3連、4連、5連、6連,汽車46團修理連和50名駕駛員,從中南軍區后勤部直屬單位和機關抽調50名駕駛員和部分人員組建成個骨干汽車連,從湖南省軍區抽調361名副駕駛員,從粵中軍區抽調1個警衛連,組建成暫編汽車十九團,1953年2月底由衡陽啟程北上。新組建的6個汽車團,除暫編汽車十五團、暫編汽車十九團留在東北軍區外,其余均入朝擔負運輸保障任務。此時,志愿軍后勤部系統共有17個汽車團,分別配屬于志后5個分部。1953年底,志愿軍后勤部撤銷暫編汽車十團、暫編汽車十八團團部,連隊歸屬各軍。 1954年1月,志愿軍后勤部撤銷暫編汽車十三團;同時,暫編汽車十九團奉命調回中南軍區后勤部,不就撤銷。 1954年4月,暫編汽車八團調回國內,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八團,歸總后勤部建制。朝鮮戰爭結束后不久,志愿軍后勤部先后撤銷暫編汽車十四團、暫編汽車十八團、暫編汽車十三團團部,3個汽車團下屬各連隊歸屬各軍。 1955年,志愿軍后勤部下轄:暫編汽車1團、暫編汽車2團、暫編汽車3團、暫編汽車4團、暫編汽車5團、暫編汽車6團、暫編汽車7團、暫編汽車9團、暫編汽車10團、暫編汽車12團。 1956年暫編汽車3團、暫編汽車4團、暫編汽車6團先后回國,其余暫編汽車團均于1958年分3批撤回國內
中國志愿軍的汽車兵是怎樣利用空汽油桶戰勝美軍的?
1951年7月,美軍發起絞殺戰之后,志愿軍志愿軍汽車的汽車損失嚴重。針對這個問題,1951年10月,志愿軍后勤部對汽車部隊進行了精簡整編,增加了汽車部隊和汽車的數量。
整編之后,志愿軍的汽車團從參戰初期的6個團增加到13個團,汽車增加到4000輛,從而緩解了一直以來的運輸力量不足的問題。
但是,問題接踵而至。因為汽車數量增加,零配件就顯得日趨緊張,油料也顯得捉襟見肘。
這一天,志愿軍某汽車團接到了一個奇怪的通知:收集美軍扔下的汽油桶。任何人只要拉一個空汽油桶回來,就獎勵一包大生產香煙。
團長接到命令,感到有些奇怪,上級要空汽油桶干什么?聯想到美軍利用汽油桶修筑工事,團長猜測,可能是前線借鑒美軍的經驗,也要修筑汽油桶陣地。
于是,團長把這個通知發了下去,還特別強調,不僅每個司機都要傳達到,機關、炊事、通信人員也要傳達。通知下發之后,抽煙的人的高興了,一個汽油桶就換一包在當時來說還不錯的香煙,這真是件好事。
當時,從云山到漢城的公路兩旁的溝渠里,到處都有美軍丟棄的空汽油桶,俯拾皆是。不僅自己能抽上美國人的香煙,還能為前線多出一份力。
不抽煙的人也很高興。多撿個空汽油桶,換上香煙給家里寄回去,這可是朝鮮戰場上的香煙,意義非同尋常啊。不過,所有人想的更多的是,空汽油桶能幫助前線打擊美軍,就多收集一些吧。
這天,汽車兵老王又上路了。志愿軍汽車他是老煙民了。本來,他是不抽煙的,可是當上汽車兵之后,經常跑夜路。有時候困得睜著眼睛都能睡著,好幾次差點就栽到彈坑里。后來,他聽說抽煙提神,從解放戰爭開始就抽上了。這一抽就是6年多。抽了這么多年煙,手指都熏黃了。
接到通知之后,他非常高興。向前線開的時候就一直注意觀察哪有汽油桶,然后記下來,等到回去的時候好裝上。
闖過了美軍飛機的封鎖線,老王平安地把一車火箭彈送到了陣地,然后往回走。來到來時看好的地方,停車一看,空汽油桶都沒了,原來,路過的汽車早就拉走了。真不夠意思,也不說給志愿軍汽車我留一個。老王嘟囔著又往前開,連續幾個地方都是空的,被空汽油桶壓出的痕跡還在,顯然是剛搬走的。
老王加快了車速,超過了好幾輛汽車,終于在一個樹林里找到了10個空汽油桶。他興奮地裝上車,高興地往回開。一邊開一邊高興地想:10個汽油桶至少能修10米長的工事,能掩護10個戰士,自己還能得到一條香煙。
回到車隊,老王發現,車庫旁邊已經堆滿了空汽油桶,摞得像個小山一樣。油料科的幾個戰士正忙著記錄。一個戰士喊:都在桶上做好記號,我們好給你們計數。
老王聽了,俯身撿起一塊石頭,在自己的空汽油桶上劃了個王字。
第二天,老王抽著用空汽油桶換來的香煙上路了。
兩個月后,志愿軍后勤部送來了10多車汽油。老王跑去領油料。在一個汽油桶邊上,他發現桶上刻著一個王字。他怎么看這字都是自己寫的字!
老王轉身問后勤部的人:這汽油桶不是送到前線修工事嗎?怎么又回來了?
誰說用汽油桶修工事!前線都成了地下城了!蘇聯人給咱們汽油都是用大槽車運的,沒有汽油桶運不上來,就讓你們拉空汽油桶……看到老王一臉的疑惑,后勤部的人說。
想到自己跟戰友們吹牛說自己在前線看到汽油桶陣地,老王想,這下可被戰友們抓住把柄了。
哈哈后勤部的人以為老王糊涂了,就笑著說:被你們團長蒙住了吧。別怪他,是我們沒傳達清楚。這次,加上你們收集的,共向國內送了10萬個空汽油桶,可解決了大問題了。
就在老王想著怎么為自己吹的牛收場的時候,志愿軍后勤部運輸部副部長蔣澤民正帶著人在一個山溝里拆美國人丟棄的破汽車。
天已經黑了,干部戰士們打著手電照亮,在橫七豎八的汽車堆里找還能用的零件。
一個戰士打開一輛汽車的發動機蓋,一只老鼠從里面噌地跑了出來,嚇了他一跳。定了定神,他用手電向車上一照,發現發動機居然是全新的。他高興地大喊:我找到個新發動機!
有啥稀奇的!黑暗中傳出另一個戰士興奮的聲音,我這還發現幾個新的備胎呢!興奮的喊聲不時響起,蔣部長聽了心里樂開了花。心想,到山溝里收集美軍遺棄的汽車,拆卸汽車零件的辦法真不錯!
這件事讓志愿軍后勤部周純全知道了,趁一次檢查工作的時候,周部長問蔣澤民:你們拆汽車零件有什么用?
蔣澤民說:美軍丟下這些汽車,看起來破爛不堪,但是發動機都是新的,這些舊車和零件對我們再生汽車大有用處。
周部長贊許地點了點頭:武器再生是后勤的大課題,你們做了件好事。現在前線后勤部的人多了,應該組織一批人專門從事這項工作。
是。蔣澤民說。
從此以后,收集敵人的汽車、拆卸汽車上的零件成了志愿軍后勤部隊的一項常務工作。后勤部車管科的干部們再也不為缺少零件發愁了。
志愿軍汽車兵的奇跡一戰:戰術得當,僅用一輛汽車,照樣擊落敵機
“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 ”新中國開國元帥陳毅曾經這樣說過。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軍隊有人民的支持,從來沒有為吃飯穿衣發過愁。再加上還有敵人當“運輸大隊長”,彈藥也是越打越多。那時候,解放軍的后勤補給要遠遠優于對手。在蔣軍連酒糟都吃不上的時候,我們的戰士卻吃著香噴噴的肉包子。
這種情況,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出現在改變。朝鮮的工業基礎設施,已經在志愿軍入朝之前被美軍全部摧毀。戰士們吃的飯,穿的棉衣,手里的槍支彈藥,全都無法就地解決。再加上部隊的建制化,穿插進攻的速度化,武器裝備的規模化等等因素,讓后勤補給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地凸顯了出來。
美軍不是蔣軍,他們對志愿軍后勤打擊的力度要大得多。所以不僅僅是老百姓的小車用不上了,就是 汽車 、火車,也經常成為他們的重點打擊目標。鐵路最怕重型轟炸機,而 汽車 兵最不想碰上的,則是美軍的偵察機、戰斗機。這些飛機掛著炸彈或者機炮吊艙,神出鬼沒,機動靈活,對 汽車 的殺傷力極大。
但是也有這么一個特殊案例:志愿軍的一名 汽車 兵,居然在沒有防空重火力配合的情況下,憑著車技干掉了對方的一架飛機!雖然聽上去匪夷所思,但卻是真正發生過的事實。這名 汽車 兵名叫張大申,一個普普通通的志愿軍 汽車 兵。
事情發生在1951年上半年。當時第五次戰役已經接近尾聲,前線的緊急運輸任務剛剛結束。勞累了將近兩個月的 汽車 兵,也得以喘一口氣。張大申開著他那輛已經非常老舊的嘎斯51,正行駛在返回南川鎮的路上。走著走著,張大申臉上一變。他覺得,腳底下的剎車非常疲軟,剛剛過一個稍大的彎道,車子險些甩了出去。他趕緊停車進行檢查,發現剎車片已經磨損得非常厲害,不能再用了。
好在他們停的這個地方不錯,邊上正好有一個小村莊。張大申和副駕駛趕緊進村求助,結果村里的老鄉非常熱情,借給了他們一匹馬,讓副駕駛騎著回總部拿零件。而張大申自己,則留下來看車。
一夜之后,一臺部隊的維修車輛帶著新的剎車片開了過來。大家一起動手,沒幾下就把車修好了。張大申辭別了老鄉,重新發動了 汽車 ,和維修車輛一起往駐地趕去。此地離南川鎮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很快就能到了。
走著走著,一種讓人頭皮發麻的“嗚嗚”聲響了起來。“不好,有敵機!”經驗老到的張大申一聽,就知道敵機過來了,而且還是俯沖狀態,馬上就要發動攻擊了!
張大申經驗豐富,憑著聲音計算著提前量,在關鍵的時候踩下了急剎車!只聽“吱”的一聲響,新換的剎車片果然性能優良,車在剎那間就停了下來。幾乎與此同時,一串密集的機炮子彈就打在了前面的路面上,激起了一陣煙塵。
這一下,當真是險過剃頭!張大申長舒了一口氣。
可是他一回頭,眉頭又再次皺了起來。后邊的維修車司機對敵經驗不足,沒能跟著一塊兒剎車,險些追了張大申的尾!
“不行,再這樣一起走,恐怕誰都走不了!”張大申心里這樣想著,猛的踩了一下油門,很快就和維修車拉開了距離。很顯然,他是要以自己為誘餌,吸引敵人的火力。
這一個想法是非常大膽的。要知道這方圓幾十里,沒有任何志愿軍的防空部隊。張大申的車上有槍,但是也僅僅是一把沖鋒槍,有效射程僅有200米左右,對敵機基本構不成威脅。他用自己吸引敵人,無異于兔子耍老鷹。
張大申如此膽大,自然是有底氣的。他雖然只是四團二營五連的一名普通士兵,但是駕駛技術精湛,多少次在敵人的槍口下存活。現在,他已經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心得。敵機的攻擊模式、預備動作和提前量,他用耳朵一聽就能聽出來。
這時候,敵機果然又兜了回來,從前往后又掃射了一陣。張大申快速地打著方向盤,用蛇形走位躲開了這一串炮彈。然后他對副駕駛小魏說道:“趕緊拿沖鋒槍,把他引過來!”小魏趕緊把槍栓拉開,把腦袋探出窗外,對著敵人也來了一串掃射。
沖鋒槍的掃射,沒有對敵機構成什么傷害,但是卻惹怒了對方的飛行員!飛機又在前面掉了一個頭,從后面向張大申又沖了過來。結果張大申又來了一招急停急剎,再次躲過一劫!
按照一些優秀 汽車 兵的說法,飛機打 汽車 并不好打,兩者的速度差太大了。這話確實是沒錯,但是,飛機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攻擊 汽車 ,而 汽車 被擊中一次,就很可能車毀人亡。張大申此時的額頭上也有了汗珠。但為了掩護身后的戰友,他決定要拼一把。
經過了幾個回合的搏斗,張大申的這輛嘎斯51,終究還是見了傷。在一次躲避的時候速度慢了,車斗的框架被擊中了。雖然并無大礙,可是卻也是讓人后怕。小魏手中的沖鋒槍早就打完了幾個彈匣,但敵機卻毫發無傷。張大申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否則自己遲早會吃虧的。
正好此時,前面出現了一個荒廢的村落。這個地方張大申來過好幾次了,知道村里有個大型的打谷場。自己如果跑到打谷場上,閃轉騰挪的空間就會大些了。于是他猛打方向,卡車甩著尾,飛一般沖入了小村。
張大申很快發現,用村里的廢棄民房作掩護,效果比去打谷場兜圈子好得多。只要敵機已飛過來,自己就把車躲到民房的墻壁后面;敵機一過去,自己再出來。敵機射出的所有子彈,都讓民房的墻壁承受了。而張大申和自己的車,就會安全很多。
敵機攻擊了幾次,見毫無效果,就發了狠,把機炮的炮彈瘋了一樣傾瀉了下來。隨著一陣嘩啦啦的響聲,民房的墻壁居然被打塌了!
張大申失去了掩護,只能按照原計劃,把車開到打谷場上兜圈子。幾圈下來,已經是險象環生。此時,他的眼睛突然看到了不遠處的山頭上面,架著一根粗大的電線桿,上面拉著幾根高壓電線。他立刻把車往那里開去,心里想只要進了山,敵人飛機打自己就沒那么容易了。
敵機的飛行員,此時已經被張大申遛得血貫瞳仁,眼睛里只有這輛嘎斯51。他不斷地降低高度,準備再次發動攻擊。結果他沒有注意前面的高壓線,機翼一下子就被兜住了。由于高度低速度快,這個飛行員來不及采取任何補救措施,飛機便墜毀了。
當看到身后那團橙色的火焰時,連張大申自己都沒想到,自己不但這樣躲過了一劫,還順手干掉了一架敵機!回到駐地之后,副駕駛小魏把這一場“歷險”講了出來,戰士們紛紛伸出了大拇指,稱贊張大申有勇有謀。
張大申的事跡是特例中的特例,在戰場上可遇不可求。但是,他表現出的那種勇敢和機智,卻是志愿軍 汽車 兵的普遍特色。戰士們憑借自己的智慧,不斷地總結經驗,學會了如何用自身的技術,去克制敵人的進攻。正是通過他們的努力,才打造出了那條著名的“鋼鐵大動脈”。他們也是那場立國之戰中的絕對功臣。
抗美援朝雙方汽車數量對比
美國投入到朝鮮戰場上的空軍和海軍的飛機約1200架,包括戰斗截擊機(殲擊機)、戰略轟炸機、輕轟炸機、戰斗轟炸機和運輸、救護、指揮等飛機,此外,地面部隊每個師還編有22架炮兵校正機;投入到戰場上的海軍各種艦艇300余艘,其中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戰列艦、驅逐艦、登陸艦、掃雷艇等。美軍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或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余輛(每個步兵師和陸戰師各編有140余輛)、裝甲車330余輛(每個師各編有35輛),每師還編有各種車輛3800余輛。志愿軍既沒有空軍參戰,也沒有海軍參戰,地面部隊也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編制,每個軍只臨時配有100輛左右負責物資運輸的汽車。
中國志愿軍的汽車連是怎樣跟美軍的飛機戰斗的?
1951年2月,第四次戰役中的橫城反擊戰時,四十軍后勤汽車一連擔任火線運輸任務,負責從烏開里往一一八師的前線陣地運送炮彈和糧食。
此時,正是美軍展開絞殺戰的前夜。雖然此時絞殺戰這個詞還沒有出現在美軍的文件上,但是美軍已經開始為即將到來的絞殺行動做準備。他們出動大批飛機對志愿軍各條運輸線實施偵察和轟炸,甚至連速度比較慢的直升飛機也加入到轟炸的行列中。
與此同時,已經入朝近半年的志愿軍汽車兵也摸出了一些美軍飛機的活動規律,并想出了對付美軍飛機的辦法。夜間閉燈行車,設置防空哨,組織人力清掃公路上的炸彈等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大大減少了車輛和物資的損失。
在與美軍飛機的斗爭中,一些老兵用自己的經歷總結出了最為有效的經驗。
在一連,有位老司機叫崔景廷,是北京通縣人。他開車有個特點,夜間駕駛的時候從來不閉燈駕駛,就是飛機來了,還是照樣開燈加速飛馳。
汽車兵們都知道,在夜間行車開燈等于告訴美軍飛行員說我在這,朝這打!但是,崔景廷自從當上汽車兵以來就一直開燈行車,卻連根頭發都沒傷著。
他的這股不要命的勁頭在汽車兵中聲名遠播,人人都說他是二愣子。
不過,沒有人相信自己會有崔景廷那樣的好運氣,于是,汽車隊的戰士誰也不愿和這個他一起走。為了不連累別人,這崔景廷倒也干脆,脫離車隊,自己走。
貨物一裝上車,崔景廷也不等別人,就開著燈,一溜煙地先跑了。結果當車隊達到目的地時,他卻烤完火出來了,一口京腔味兒地對戰友們說:你們才來啊!我已歇息一天了,倍兒爽!
盡管如此,戰士們還是不愿為多烤一天半天的火而與他一塊冒險。連長也說:我們不贊成去冒這個險,多犧牲一個同志,就是對革命犯罪。
崔景廷卻說說:連長,你看我犧牲了嗎?
看到崔景廷歡蹦亂跳的得意勁兒,連長也沒辦法,只好讓他繼續跑單干,說:你包干完成你的運輸任務。這等于是默許了崔景廷的跑單幫。
崔景廷并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智慧。有一次,他出車回來,車上又多了幾個彈孔,但崔景廷還是一點兒也沒傷著。
連長想到,入朝時一連有50輛繳獲的美國道吉車,到了現在就剩下崔景廷的那輛了。崔景廷這人脾氣雖然很倔,但技術很好。能從美軍飛機的轟炸中多次死里逃生,肯定有經驗。于是,連長就讓指導員找崔景廷,讓崔景廷給大伙講講經驗。
崔景廷屁股一拍,樂哈哈地說:嗬,有什么經驗?說實話兒,開頭大鼻子的鐵鳥兒追我,我心里也憋得突突的。一排機關炮打下來,離你只差幾公尺遠,劈里啪啦直冒火花,一串炸彈扔下來,轟轟隆隆炸得公路都打哆嗦,您說,我心里能不害怕嗎?可是經過幾回,我心里就有底啦。你大鼻子的鐵鳥再能耐,也只能在天上飛啊,又不能下地來抓俘虜,我怕你干什么?你飛你的,我跑我的,哪有那么巧就打上我!
李指導員一聽就知道崔景廷愛吹牛的毛病又犯了,不高興了地批評說:老崔兒,這是讓你介紹經驗,不是讓你開吹牛會,誰說大鼻子的飛機打不著汽車?那49輛大道吉呢?!
嗨,這就是巧兒啦!看到指導員有些生氣,老崔連忙收住嘴,開始說正事:人是活的呀,咱也不能一條直線一個速度,被動地等著鐵鳥來打。鐵鳥攆我,我就猛跑,它俯沖下來,我就減速、急停,以慢制快,讓它撲空。等它掃完射、投完彈,我就加大油門往前猛沖,以快制慢,等它繞個大圈,從頭再來時,我已跑出很遠了……
急停猛跑就是崔景廷的經驗。一連進行總結了后,在全連推廣,很快為大家所接受。結果,一花引得百花開,全連先后出現了10多位敢于和善于與美軍飛機作斗爭的英雄汽車兵。
后來,崔景廷的事跡讓志愿軍分管后勤的洪學智副司令員都知道了,特地向溫玉成軍長打聽他跑單干的事。
到美軍實施絞殺戰時,崔景廷的經驗發揮了作用。美軍飛行員發現,那些開著燈跑的汽車比兔子還難打,炸彈都扔光了,汽車燈還在公路上像流星一樣飛跑。
像崔景廷這樣的經驗在志愿軍汽車兵中不少。如:美軍飛機打照明彈時,照明彈如果扔在前方就不能沖,在上方時必須沖,而扔在后方得趕緊沖;如果追得緊,就停車,點著幾塊破油布放在車上,讓美軍飛行員以為汽車被打中了。當飛機平飛經過汽車上空時,即使開著大燈跑也沒關系,飛機干瞪眼沒辦法。等美軍飛機兜個大圈子繞回來準備俯沖攻擊時,汽車把燈一關,飛機頓時失去了目標。
雪天出車別忘了帶塊大白布,那是最好的偽裝;夏天出車帶根木頭,飛機來了沒處躲時,把木頭往車廂上一搭,再擺上些樹枝。這樣,從天上看去,和放倒的大樹沒什么區別。在城市里行車,多帶個破鐵皮沒壞處,遇到飛機,把破鐵皮往車上一蓋,汽車就和廢墟融為一體了。在砂石路上跑車遇到飛機時,開車猛跑,能掀起很大的塵土,就像放了煙幕彈一樣。
1951年8月的一天,一連的一輛汽車正在盤山路上行駛,突然傳來了防空哨的槍聲。司機一看,一架飛機從左側平飛過來,就沒理它,四平八穩地找了個地方停下來,然后接下捆在車廂邊上的木頭搭在車廂上,又從路邊扯下一些樹枝蓋在車上。接著,司機跑到樹林里抽起煙來。
美軍飛行員在平飛時發現有輛汽車,就連忙爬升,然后兜個圈子飛回來準備俯沖轟炸。可是等他飛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汽車不見了。帶子一樣的盤山公路上空蕩蕩的,什么也沒有。飛行員找不到目標只好悻悻地飛走了。
汽車司機看到飛機飛走了,也悻悻地說:咋這么快就走了,讓我抽根煙的工夫都沒有!狠吸了兩口煙,扔掉煙頭,踩滅后上了汽車。汽車又上路了。
沒走多遠,又響起急促的槍聲。原來,美軍飛行員不甘心,又飛了回來,一下子就看見了汽車,正好和汽車打個對頭。美軍飛行員大喜過望,俯沖下來又是投彈又是掃射。
志愿軍司機立刻加大油門,迎著飛機沖了過去。他知道,如果這時候停車,就正好停在彈雨里,只有沖過去才能安全。汽車吼叫這掀起滾滾煙塵,頃刻間就沖過了彈幕。轉過山腳就鉆進了一個事先挖好的防空洞。
美軍飛行員只看到一道煙在公路上升起,緊接著汽車就沒了。等到拉起來再回頭看時,汽車早就沒影了。公路上除了幾個彈坑,又是空空如也。
躲進了防空洞,汽車司機站在洞口,掏出煙卷又抽了起來。他吐了一個大煙圈,輕松地看著飛走的美軍飛機,說:憑你,還想和我斗!
關于志愿軍汽車和志愿軍汽車連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