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3月25日下午消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2023 年年會”于3月25-27日舉行。在《促進創新要素全球流動》主題分會場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蔡昉指出,創新是發展新動能所在,按照經濟學的理解,其內涵就是“創造性破壞”,包括生產新產品、采用新方法、開辟新市場、獲得新的投入品,以及采取新的組織形式。
“在具體的創新過程中,不成功或者失敗也是難免的,也不可能所有市場主體都成功。沒有失敗的‘母親’,也就沒有成功的‘孩子’,我們需要包容創新失敗。”蔡昉表示。
蔡昉指出,我們不要把“不言敗”這個特權,賦予任何具體的單位,更不能把這個特權賦予市場主體。
在蔡昉看來,要實現創新,就要擁抱創造性的破壞,過剩產能應該淘汰,傳統技術應該被替代,企業應該允許退出,也允許死亡,甚至過時的崗位也可以淘汰,但是唯獨人要得到保護,要在社會層面上得到保護。
“覆蓋全民、全生命周期的社會福利體系,目的是對創新中受到影響的人進行社會保護,因此也是為創造性破壞保駕護航。”蔡昉表示。(文猛)
標簽:
版權聲明:本站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僅供演示用,請勿用于商業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