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在外,難免會遇到一些小磕小碰,如果僅僅是刮碰到自己的車還比較好辦;如果涉及到其它車輛就相對較為麻煩。前不久筆者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事,而他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時在事故中主動認全責可能更有利于自己,能讓你省去很多時間。
1. 事故遇到一方不配合會很頭疼
事情是這樣的,筆者朋友開車與其它車輛發生剮蹭,導致兩車都有一定的損傷。由于對事故責任存在爭議,兩人報警解決,最終警察判筆者朋友和對方司機分別負70%和30%的責任。
剛好雙方是同一個保險公司的,因此在責任認定后只需一起前往保險公司制定定損點進行定損就可以了。在雙方都在對方的定損點定損完修完車后,接下來就是雙方約定時間一起前往保險公司索取賠款的時候了。
麻煩就麻煩在筆者朋友墊錢修好車拿到修車發票找對方一起去保險公司索賠的時候。本來約好早上10點一起到保險公司辦理手續,但對方直到下午1點才到,期間也沒打電話過來說明原因。因此本來半天可以搞定的事情,就因為對方的原因被延誤成一天。好在雙方是同一個保險公司,否則還需要跑兩趟(對方保險公司一趟自己的保險公司一趟)。
2. 問題出在哪里?
其實像筆者朋友遇到的這種情況很多人在與別人處理保險理賠時都遇到過,特別是遇到對方全責的。明明根本不需要對方出一毛錢,所有錢都是由保險公司負責;但對方就是不想配合。或者是保險公司明明已經將錢給到對方手上了,但對方不想將錢賠償給你,想賴賬,類似的人大有人在。而我們在與這些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不但浪費時間,還浪費精力。
那么在保險理賠過程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悲劇”?其實都是因為現存的保險理賠流程存在缺陷。我們先從保險的理賠流程說起。一般保險出險理賠的流程為:報警出險、責任認定、定損、修車、向保險公司索賠、獲取賠償金。
由于這起事故是屬于雙方事故,雙方都負有一定的責任,因此在理賠這一塊,雙方需要分別根據自己的所負的責任比例向對方賠償對應的損失,同時保險公司根據雙方的修車費用總和賠償對應比例的賠款。
但在定損后,由于還沒有維修發票,無法向保險公司索取賠償金,這時往往就需要雙方自己先各自墊錢修車了,修完車后雙方再拿各自的維修發票一起前往各自的保險公司索取賠償金。
所以問題就出在向保險公司索取賠償金時,需要雙方同時提供維修發票,才能取得相應的賠償金,否則保險公司不會將賠償金支付給你。(有部分保險公司推出了“先賠付再修車”,只需在指定定損點定損后即可拿到賠償款,這種快速理賠方式車主不需要自己墊錢,可免去很多中間環節)
3. 主動認全責可能對自己更有利
相信以上類似的情況應該有不少人遇到過,雙方都有責任的,對方損失較少,后期索賠時各種不配合,故意拖延你的時間;而自己處于被動出境車險事故全責怎么賠,只能干著急。事實上我們是可以預防這種情況發生的。
要預防對方在后期索賠過程中中可能出現的“不配合”,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轉被動為主動,主動將責任放到自己身上。例如筆者朋友這種情況,由于自己要負70%的責任,可以干脆主動將事故責任全攬到自己身上,即自己認全責;當然前提是要自己已經買了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以及不計免賠,同時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
很多人一聽到自己全責就不干了,認為怎么也要和對方分擔一點責任,這樣自己才不吃虧;但實際上就算自己攬了全責,自己不用出一分錢,所有錢都是由保險公司負責,跟你是負部分責任基本一樣,根本就無所謂“吃虧”的說法。
但主動認全責換來的卻是在后期的索賠流程中可以更加自由的優勢,自己不用被動的與對方配合時間,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車修完拿到維修發票后,自己跟保險公司約好時間,去把剩下的手續辦完拿走賠償款就可以了。
一般情況下,發生事故報警后,警察在定責時都會先問當事人自己是否協商好雙方責任,只要你們自己協商好責任認定,通常警察都會按照你們自己協商好的結果來出責任認定書,這時你就可以自己主動跟對方協商,攬下全責。
假如你自己認定為全責,那么向保險公司索賠時,只需要提供你自己一個人去保險公司提交相關資料以及雙方維修發票即可。可能有人會問車險事故全責怎么賠,就算一個人擔全責,還不是一樣需要有對方的維修發票才行,如果對方不給你維修發票,你還不是一樣無法索賠。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通常在雙方都有責任的情況下,如果你態度好一點,主動提出攬下全責、并及時支付給對方的修車款。這種情況下對方都會主動配合你的,那么這樣自己就可以變得更加主動了。當然,你自己也一定要履行責任及時將維修款支付給對方,我們自己就不要做那個“損人不利己”的角色了。
其實說到底主動認全責就是為了方便雙方,減少雙方在索賠過程中話費更多時間。一方認全責后,在后期索賠過程中雙方可以自行去修車,再將維修發票統一交給全責的一方,由全責的一方去跟保險公司索賠就可以了。這樣在后期向保險公司索賠時雙方就不需要相互配合對方的時間,從而產生拖延。也可以避免一方不配合和賴賬。我們處理過程中,并不需要每次都將責任主動包攬到自己身上,如果對方所負事故責任比較大,而且也是一個靠譜的人,也可以讓對方主動認全責。
4. 主動認全責也有條件
主動認全責就是為了避免在后續流程中遇到對方不配合,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但也并非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主動認全責,以下這兩種情況建議大家不要主動認全責。
1、涉及人員傷亡不要輕易攬全責
如果事故涉及到人員傷亡的,不建議車主主動擔任全責,這時最好按照事故現場的真實情況和交警的認定結果來。通常情況下,事故如果涉及到人員傷亡車險事故全責怎么賠,后期會出現各種額外附加費用不在保險公司的理賠范圍內,如果貿然攬下全責,可能自己就需要自費賠償這些費用。
特別是與騎電瓶車或者是摩托車相撞,導致對方傷亡的。摩托車往往都沒有上保險,對方有可能還會主動要求你攬全責,就算對方提前跟你講好了不追究你責任,也不要攬全責。因為你不能保證對方后期會變卦,否則的話到時鬧上法院,口頭承諾或者與對方自行簽訂的協議是不起法律效應的,法官只看雙方的責任認定情況;而由于此時責任認定書上你是全責,最終還是判你賠償所有費用。因此在涉及人身傷亡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輕易攬全責。
2、沒購買不計免賠險不要輕易攬全責
如果沒有購買不計免賠險的,在事故中判全責的話,保險公司有20%的免賠率,只賠你80%,剩下20%的費用需要你自己承擔。所以如果沒有買不計免賠險,千萬不要輕易攬全責,否則你需要負擔本不屬于你的承擔的事故損失費。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