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交通事故后,不管司機在事故中的責任大小,只要發生逃逸,一律被認定為全責。去年5月1日,新修訂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部第146號令)正式實施,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有多名肇事逃逸司機因新規被交管部門認定需承擔事故全部責任。
貨車司機撞人后逃逸,自作聰明受法律嚴懲
2018年6月9日22時44分,交警五大隊值班室接到報警因避讓車輛發生事故責任誰來擔,揚子江大道靠近揚子江隧道往下關方向,有人躺在機動車道上,車來車往十分危險。
接警后,民警迅速趕到現場,一名男子正躺在地上,已被車輛碾壓,生命垂危。很快,急救車趕來將傷者接走。通過勘察現場,民警未發現肇事車輛,現場也沒有遺留任何痕跡和碎片。
次日8時許,傷者因搶救無效死亡。交警五大隊與南京交管局事故大隊民警成立專案組,全力偵破此案。
就在案發現場附近有一處高空探頭,民警調出了監控錄像,不巧的是,案發現場正位于樹蔭下,濃密的樹蔭擋住了高空探頭“視線”,民警并未看到交通事故發生的經過。
不過,專案組民警并未就此放棄,他們緊盯著監控視頻,研究每一輛經過事故現場的車輛。民警們發現因避讓車輛發生事故責任誰來擔,視頻開始階段,所有車都是正常行駛,但是一輛貨車經過后,后面的車在經過事發路段時,都會刻意繞一下,似乎避讓路面上的某樣東西。
很可能車輛避讓的就是躺在路上的死者,而正是大貨車的碾壓,讓原本躺在路上的死者位置發生改變。民警將這輛貨車作為嫌疑車輛,并兵分三路,根據貨車行進方向調取監控,終于找到了嫌疑肇事司機李某。
6月10日18時許,李某和他的貨車都被交警找到,經鑒定,這輛車正是碾壓死者的車輛。
經查,死者死亡前飲用了不少酒,過路司機也證實,當時死者很可能喝醉了,就躺在機動車道上睡覺,這也是釀成本起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這段路因樹蔭遮蔽了路燈,光線昏暗,李某在本起事故中很可能只需要承擔次要責任。
然而,事情到這里并沒有結束。辦案民警發現,就在事故發生后,民警勘查現場時,李某曾回過現場“看熱鬧”,還留下了聯系方式表示愿意“作證”證明死者曾躺在路上睡覺。
明知自己的行為釀成死亡事故,還故意隱瞞事實,李某的行為已構成肇事逃逸。專案組民警在查清事情真相后,根據公安部146號令,認定李某不僅要因自己的逃逸行為被罰款拘留并吊銷駕照,他還要承擔本起事故全部責任,同時,因為他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絕賠付因避讓車輛發生事故責任誰來擔,李某需自己承擔所有賠償。
非機動車逃逸,也要承擔全責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公安部146號令的新規并不僅僅針對機動車,對非機動車也有一樣的法律效力。
2018年6月30日12時許,有人報警稱自己在洪武路羊皮巷菜場附近被一輛電動自行車撞倒,電動車駕駛人當場逃逸。
接到報警后,交警二大隊民警趕到八一醫院,傷者是一名上了年紀的老者,他只記得撞自己的是一輛電動自行車,其他情況都說不清。
民警調出了事發地附近所有監控錄像視頻,可都沒有發現這起事故,案件偵破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民警們只好繼續走訪案發現場,好在羊皮巷菜場附近商店較多,民警向店主借來了店門口的監控視頻,終于在一段監控中看到了事發經過。原來,與傷者相撞的是一名外賣小哥,當時,外賣小哥順著路正向行駛,而死者逆向騎電動自行車,兩人撞在一起。事后,外賣小哥沒有停留,離開了現場。
民警找到該外賣企業,調出了當日派單記錄,很快鎖定了嫌疑人。7月10日下午,民警抓獲外賣小哥周某,他對自己肇事逃逸的行為供認不諱。
7月12日,傷者因傷勢過重,離開了人世,周某也因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
交警二大隊相關事故民警告訴記者,事發時,周某覺得老人逆向行駛,而自己并沒有交通違法,再加上他趕著送餐,所以急忙離開了現場,根本沒想到會導致這么嚴重的后果。如果周某在發生事故時沒有逃逸,那么他只需要承擔本起事故部分責任,而現在,他因有逃逸行為要承擔全責。
嚴懲主觀惡意交通違法,多名司機被加重處罰
據了解,在2018年5月1日之前,交管部門主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對肇事逃逸者進行處罰的。該《條例》第92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p>
新修訂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61條規定,“當事人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事故民警解釋,新修行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61條主要對可以“減輕責任”的行為進行了細化,即當事人若沒有肇事逃逸和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等行為,并且有證據證明其他當事人也有過錯,可對當事人適當減輕責任。
“肇事逃逸和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等都屬于主觀惡意的違法行為,危害極大,新規將其排除在可以減輕責任的范圍內,也表明了公安部門對這些行為嚴懲不貸的決心?!毕嚓P事故民警解釋道。
據了解,從去年5月至今,我市已有多名原本只需要承擔交通事故部分責任的當事人,因發生事故后有逃逸行為,被認定為承擔全責。
本報通訊員 符馨月 本報記者 王茸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