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調整汽車年檢時間
進一步優化調整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9座含9座以下,面包車除外)、摩托車檢驗周期。
對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將原10年內上線檢驗3次調整為檢驗2次(第6年、第10年),并將原15年以后每半年檢驗1次出了事故交警扣車什么時候能提車,調整為每年檢驗1次。
對摩托車,將原10年內上線檢驗5次調整為檢驗2次(第6年、第10年),10年以后每年檢驗1次。
此次調整后,非營運小客車、摩托車在10年內,只需要在第6年、第10年到檢驗機構上線檢驗,期間每兩年申領一次檢驗標志;超過10年的,每年上線檢驗1次。
檢驗周期調整后,想必部分車主有了疑問
登記日期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車輛,原計劃應該在第八年也就是今年,前往檢測站上線檢驗。然而檢驗周期調整之后,這部分還未年審的車主今年還需要上線嗎?
就此疑問,小編電話聯系到了當地的車管所,獲取官方解答。
車管所工作人員回復:對于已年檢車主無影響,對還未檢車的車主,需要在10月1日新規實施后,在“”APP上申請免檢證即可。
02
汽車年檢時間規定可提前檢車
車輛除正常的按時年檢以外,可以提前三個月進行年檢,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汽車年檢的時間是根據月份來進行計算的。所以如果你的汽車年檢到期時間是9月10號,你可以提前在7月、8月、9月這三個月份進行汽車年檢。而且就算是在9月的最后一天進行汽車年檢的,也是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的。但是如果一旦超過了9月份,在這之后進行年檢,就屬于逾期未檢驗了。
同時,按照新修訂的《機動車登記規定》“第三章第三節第五十四條??機動車所有人可以在機動車檢驗有效期滿前三個月內向車輛管理所申請檢驗合格標志。除大型載客汽車、校車以外的機動車因故不能在登記地檢驗的,機動車所有人可以向車輛所在地車輛管理所申請檢驗合格標志。
申請前,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將涉及該車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處理完畢。申請時,機動車所有人應當確認申請信息并提交行駛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車船稅納稅或者免稅證明、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也就是說我們提前完成車輛年檢,就可以提前申請檢驗合格標志。
03
汽車年檢時間查詢
有三個地方可以查詢。車輛年檢的時間不能超過當月,也就是說如果登記日期是1月10日,最晚不能超過1月31日,到2月1日再過去檢車,就是脫審,是要罰款200元,扣3分的。
第一:行駛證。看下行駛證,正本最下面登記日期,注冊日期的月份就是車輛年檢的月份,最后期限是這個月的最后一天。同樣在行駛證副本有打印一份寫的檢驗有效期至某年某月,可以提前3個月年檢(包含檢車月份)。
第二:年檢標。年檢標志白色那一面,打印著有效期至XXXX年XX月,這個就是年檢的最后期限月份。同樣可以提前三個月。
第三:強險保單。強險保單上面有車輛的登記日期,同第一條,登記日期的月份就是車輛需要年檢的月份。
04
汽車年檢時間規定逾期
汽車年檢過期了,是可以補辦的。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車輛已經超過了年檢期限,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再駕駛該車輛上路行駛,并盡快辦理年檢的手續。
若你發現自己車輛年檢過期,符合免檢條件的車主,請不要駕駛未按期車檢的車輛前往車管所辦理手續,可選擇其他交通工具或駕駛其他車輛前往。必須上線檢測車輛的車主出了事故交警扣車什么時候能提車,即使你是在去年檢的路上遇到交警執法,也屬于駕駛逾期未年檢的車輛上路行駛屬于非法駕駛出了事故交警扣車什么時候能提車,不僅會進行處罰,如果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也會依據免賠條款不予理賠。
如果逾期未年檢,機動車所有人將會被處以罰款200元,扣3分的處罰,并且要你在規定時間內趕緊辦理車輛年檢的手續。
如果逾期達到三年,汽車會被注銷、強制報廢,駕駛報廢車輛會受到扣除駕駛證12分的處罰。
05
汽車年檢需要帶什么
汽車年檢(核發機動車檢查合格標志)需要的材料: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憑證原件(副本),或電子保單PDF版。
2、機動車行駛證原件。
3、車主身份證或代辦人身份證復印件。
【其他年檢前的準備工作可以查看我號往期推文哦】
06
汽車年檢流程
【車主版】汽車年檢流程是什么?
1、將車開到檢車站內外檢區,等待檢測(取下車內貴重物品),車主進入大廳交費辦理檢車手續。(繳納檢測費并將資料交給工作人員)
2、將車子停在外檢區后由外檢員驗車后交給引車員上線,車主在業務大廳等待提車
3、檢測結束并合格后,大廳工作人員會通知*****車牌號領取行駛證,本人持打印有效期后的行駛證到檢閉區取車駛離檢車站即可。
【如果車輛上線檢驗不合適需要復檢,車主們也一定不要著急,可能是我們的車輛在車燈、制動、三元催化器等方面存在一些小問題,為了我們車輛的長久使用和行駛安全,應配合檢測站進行復檢。】
小編建議:年檢前可去4S店針對檢測項目做一次全面保養,包括外觀、制動、燈光、排放等。不論新車還是老車,只要做到定期保養和維護,基本不會通不過年檢的。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