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的加價神話,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我的三觀。最近在互聯網上瘋傳,在某個專門拍賣事故車的網站上,一臺出了事故的雷克薩斯LM正進行拍賣,起步價為100萬元。
從公布的消息來看,這臺事故車出廠日期是2020年4月1日,無牌照,購置價為元(應該還不算額外加價),車損原因是碰撞事故。這讓我不免想起了之前雷克薩斯LM河北首撞的事情,不過從照片上來看,這兩臺不是同一臺。
(河北雷克薩斯LM首撞)
雖說是事故車,但其實從圖片來看事故并不算嚴重。
主要受損部位在右車門,估計是被側向車輛撞擊造成的,車前后大燈、引擎蓋、保險杠、前后擋風玻璃等均未出現明顯的損傷,估計沒有傷及車架,如果不是水泡車,這個車經過維修還是不影響使用的。
面對100萬元起的拍賣價,網友們都表示太良心了。為防有些小伙伴不知道,在這里簡單說明一下,雷克薩斯LM于今年2月24日正式上市,只有兩個配置,分別是七座雋雅版和四座御世版,而動力也僅僅是豐田的2.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油電混合動力,就是這樣一臺車怎么樣才算事故車,讓大家知道在豪車的世界里,座位越少越值錢!這款車的加價在某些店里幅度甚至達到了100萬元,是雷克薩斯當之無愧的加價王,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網友紛紛表示100萬起拍仍是良心價。
加價沒有影響雷克薩斯的生意,相反,還提高了雷克薩斯的格調。據最新數據顯示,雷克薩斯8月在華銷量增長22.3%至輛, 1-8月累計銷量增長9.06%至輛,遠超同期水平。不僅銷量持續飆升,保值率也高得嚇人。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8月份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來看,在二手車保值率普遍下降的情況下,雷克薩斯的二手殘值不降反升。
一方面來講,雷克薩斯背后所代表的日系質量穩定口碑在消費者心中仍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雷克薩斯一直沒有國產,進口車供應由銷量決定,壓庫存情況更少,也更利于保值率的上升。
正所謂同人不同命,同傘不同柄,同樣售價百萬級起步,隔壁英菲尼迪QX80的改款顯得冷淡了不少。
按理來說,這兩車的對比好比水缸里裝酒,不能混為一談,但換個角度來看,同樣的百萬起步,同樣7個座位,同樣是日系豪華品牌,這兩車的命運可是天壤之別。
作為日產旗下豪華品牌,英菲尼迪的對手自然不容小覷,QX80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寶馬X7、奔馳GLS、雷克薩斯等巨無霸SUV。
比起競爭對手,QX80的尺寸一點都不吃虧,車長超5米3,車寬2米,車高2米,軸距也超過了3米,開在街上那氣場十分霸道。
動力方面5.6L V8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手自一體7速自動變速箱,最大馬力,峰值扭矩可達555N·m,而且車身采用了相對更硬核的非承載式車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梁車身,配合全時四驅系統,有不錯的越野能力。
要說價錢,英菲尼迪其實也沒有束之高閣,尤其是平行進口版本,比官方指導價優惠了超過20萬,僅需要86萬元起,這對于一臺如此大尺寸的進口豪華SUV來講,價錢已經相當良心了,但仍然未能吸引更多的青睞。
其實理論上來講,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賣不好又沒新產品的情況下,先停產就好了。盡管在買巨型SUV時真的沒幾個人想起這臺車,但英菲尼迪似乎沒有終止這輛大塊頭生命的意思。
近日,2021款QX80在海外正式上市了,2WD車型起價69,059美元(47.3萬元),4WD車型起價72,150美元(約49.4萬元),相比于之前百萬起步的國內售價,足足便宜了一半有多。
由于是中期改款,留給工程師改動的余地不多怎么樣才算事故車,改了什么呢?
配備了新的智能后視鏡(SRVM)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流媒體后視鏡,具有更高的清晰度、更大的液晶全面屏、更清晰的攝像頭以及加入了LED閃爍緩解技術,保證駕駛員更好的視野,這套SRVM系統會作為QX80的標配配置。
新車共有三種配置,其中入門版的LUXE配置已經相當齊全,包括盲點干預,車道偏離預防,距離控制輔助等,而且像以及 Auto兩大手機互聯都有配備。而頂配版配置車型還將配備半苯胺皮革座椅、木炭Burl飾邊和新的石墨經編車頂襯里內飾,并提供22英寸鍛造輪轂、鍍鉻后視鏡蓋以及液壓車身運動控制系統,豪華感和用料都非常不錯。
盡管在豪華感的營造上英菲尼迪下足了料,但QX80的內飾確實有些過時了,即使中控兩塊大屏科技感不錯,但分辨率一般,尺寸也一般,儀表盤依然是機械式儀表盤。更重要的是,車上用了一大堆實木木紋飾板,對于有的人來說這是豪華與典雅,但在汽車市場主流客戶日益年輕化的今天,這未免顯得油膩過頭了。
很明顯,百萬級是豪車級別的一條線,不僅僅賣的是配置和用料,賣的是圈子。
就像我們同事花40萬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堵車只能跑不到的蔚來ES6一樣,買的是服務,買的是背后的圈子。即使用料再好,車廂氛圍再豪華,在品牌知名度不夠的情況下,QX80更多像是一臺豪華版途樂的存在。
(同樣尺寸同樣動力,途樂便宜一半)
豪車存在的意義不在于你自己知道自己買了一臺豪車,而是要讓別人知道你買了一臺豪車,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有面子怎么樣才算事故車,所以性價比不是豪車的考慮范圍,有錢人最不值錢的,是錢。
這也給了中國的自主品牌一些啟發。像WEY、領克這類品牌一直希望打開自主品牌的天花板,往高端走,很多車型的售價已經與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相對應,屬于夾縫中生存。往高端走,是自主品牌的必經之路,跟老中醫一樣,汽車這行業需要沉淀,在汽車創造者面前,你作為一個幾年的新品牌,連班門弄斧的機會都沒有,不必急躁著想如何吞掉合資甚至豪華品牌,活著才有機會,當你熬到別的品牌都死掉的時候,你才有自稱豪華的資本。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