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瓜子二手車儼然已經成了“網紅”,我知道遲早要出問題,不過沒想到這么快它就被央視“親切”的點了名,這下想不紅都難!
大家好,我是一直關注二手車的皮皮斌。接下來咱們看看這瓜子二手車到底是咋回事?
泡水車被評為“車況正常”
2019年3月份,山東青島的楊先生在瓜子二手車平臺購買一輛二手車。在沒有試車的情況下交了9萬多元的購車款并簽訂購車合同。
楊先生說之所以信任瓜子二手車是因為它有259項檢測,檢測報告中顯示車況完好,沒想到車子剛開到路上,防側滑系統故障燈就在報警,只好把車輛送回復檢。
復檢員一共檢查了三遍,都說車只是有一層浮銹,有可能是其他泡水車上的零件換到了這臺車上,而這輛車本身并不是泡水車。
為了確定情況,楊先生撥打保險公司客服的電話后得到的結果:這臺車于2018年8月20日在青島市有一次“本車涉水”出險記錄。瓜子那邊卻死不承認車子有問題。
貨不對板,想找售后卻很難
河北的韓先生花22萬在瓜子購買了一輛二手奧德賽,結果卻發現這根本不是他自己想要的款型。
瓜子網站上標注的是17款,結果拿到手里的卻是15改款,而本田客服中心核實過這個車卻是16款。
按照奧德賽的市場行情,2016款與2017款價格相差2萬到3萬元左右。
當韓先生在店內詢問檢測報告準不準時,瓜子二手車嚴選直賣店銷售人員說:“準,如果這邊的檢測不準,評估師是要負責任的,而且瓜子的檢測師都是從第三方挖過來的。”
但是當韓先生表示車輛有問題想找售后部門時,瓜子客服和銷售人員都不愿意說出售后部門的準確地址,想找個售后都這么難!
瓜子這次的被曝光買到事故車找哪個部門買到事故車找哪個部門,讓我想起兩年前我們曾報道過另一家二手車平臺的事件,簡直跟瓜子二手車一毛一樣!
優信二手車事件進展
2017年高女士也是因為相信優信二手車的300多項檢測,在優信購買一臺二手SUV,結果第二天開車的時候發現不對勁,沒想到檢測出來這是一臺事故車。
汽車洋蔥圈對這起事件做過多期跟蹤報道,沒看過老爺可以點擊下面鏈接。
高女士遇到的問題跟上面瓜子事件那兩位差不多,維權艱難,耗費時間和精力,從發生到現在將近3年還沒有一個結果。
這幾年里很多蔥絲老爺也特別關注“優信事件”的進展。近日,我們從高女士方面得到的最新消息。
之前的一審贏了,判車商退一賠三,但對方又上訴;現在二審已經結束等待判決,根據律師的說法應該沒問題;目前判決只針對車商,合同約定還要去仲裁再告優信;而合同里優信沒有責任,至今沒有任何表態;另外優信套路貸款,她多貸了2萬。
(聊天截圖)
二手車糾紛勝訴的案例確實有,但中間的過程才是最難熬的。一旦有最新消息我們會第一時間報道。
二手車檢測,到底該信誰?
實際上不難看出,不論是這次的瓜子二手車被曝光還是之前的優信事件,又或者是我們聽聞很多買二手車被坑的事情,消費者投訴最多、最核心的問題主要就一點。
車況的不透明,二手車平臺方所宣稱的檢測不到位,對消費者隱瞞真實車況,導致很多人買到的是一臺問題車,嚴重的可能會影響人身安全。
那么讓我們回到這次瓜子事件,來深入了解下檢測師到底怎么了?
復檢員的話有什么問題?
楊先生的車復檢員檢測了三遍,結論是“有可能是其他泡水車上的零件換到了這臺車上,而這輛車本身并不是泡水車”。
這完全就是扯淡!他的回答明顯有問題。
1、其他泡水車上的零件怎么可能這么輕而易舉就裝到這臺車上?
2、為什么要把生銹的部件換到這臺車上?
3、這臺車發生過什么問題,為什么要換零件?
4、確定只是一層浮銹?
車內有些部件沒有防銹油,長時間氧化的確會生銹,但那真是非常輕微的一層浮銹,這種情況多見于座椅下方的鋼桿、轉向柱或剎車盤這些地方。
而報道中生銹的位置應該是中控臺內部一些鐵質方管、鋼板和支架之類的,中控臺本身是包裹起來的而且原廠部件有一層防銹油買到事故車找哪個部門,正常用車不會這么容易生銹。
這些部件同時生銹且銹斑很大,沒有水的滋潤和潮濕的環境怎么可能孕育出這么出色的“銹”!
借我朋友的一句話:這就是生銹他媽給生銹開門,銹到家了!
真實的二手車檢測是怎樣的?
在看到瓜子這篇報道后我迅速找了之前的同事,跟他確認下目前瓜子和人人車的復檢師是第三方檢測公司的,還是他們自己的人。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