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國郵政快遞業共攬收快遞包裹21.35億件,同比增長7.23%;投遞快遞包裹19.67億件,同比增長2.61%。 新華社發朱慧卿作
夏季時氣溫高,許多勞動者不畏炎熱,堅守崗位,保障生產和人民生活。圖為一名快遞員在工作間隙喝水。新華社資料圖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于揚 李玉坤 通訊員 周偉
臨近中午時分,周口市淮陽區的快遞小哥趙杰(化名),駕駛著公司的電動三輪車,奔波在送快遞的路上。此時,75歲的邵大娘正蹬著一輛人力三輪車在前方行駛。突然,趙杰的車子撞上了邵大娘三輪車的尾部,造成邵大娘受傷住院。
事故發生后,交警部門認定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屬于趙杰。在賠償環節,雙方多次協商無果的情況下,邵大娘將趙杰和快遞公司告上了法庭。日前,周口市淮陽區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案件,最終判定由快遞公司賠償邵大娘的有關損失。
那么,快遞小哥釀出事故,為何公司承擔責任?快遞小哥趙杰又該承擔怎樣的責任?10月13日,大河報·豫視頻記者采訪了辦案法官,了解事情原委。
快遞小哥釀出追尾事故
2021年5月23日11時40分,初夏的天氣已經比較炎熱了。車來車往的周口市淮陽區龍都大道上,邵大娘正蹬著人力三輪車,自南向北緩慢行駛。
當她行駛至批發街路口時,突然感到被重重撞擊了一下。原來,這是后方的快遞小哥,不小心釀出了追尾事故。很快,淮陽區公安局的交警趕到現場進行了勘查,并作出了事故認定書:趙杰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邵大娘無責。
事發當天,邵大娘受傷住院,而趙杰本人也為其墊付了9700元的醫療費。此后,公司方面轉給趙杰3000元錢,趙杰也同樣為邵大娘預交了住院費。
然而,這筆費用與邵大娘住院的實際治療費用,還有不少差距。出院后,雙方多次協商賠償事宜,但因賠償金額懸殊太大,所以并未達成一致意見。最終車子租給別人出了事故車主有責任嗎,邵大娘委托律師車子租給別人出了事故車主有責任嗎,將快遞小哥趙杰和快遞公司一起告上了法庭。
到底誰該承擔賠償責任?
受理此案后,淮陽區人民法院進行了開庭審理。
庭審中,原告邵大娘的訴訟請求是,希望判令趙杰以及快遞公司賠償其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護理費等共計7萬余元。
而快遞小哥趙杰認為,他是快遞公司員工,事故發生時正在履行職務行為,所以,邵大娘的損失應當由快遞公司承擔。但快遞公司的意見是,公司與快遞小哥趙杰簽訂了《電動三輪車租賃合同》及《行車安全責任書》,所以,事故責任應由趙杰負擔。
雙方就此各執己見,看上去都有一些道理,但從法律角度講果真如此嗎?最終,淮陽區人民法院作出了如下判決:由快遞公司賠償邵大娘各項損失共計.28元。
快遞小哥釀事故公司為何要擔責
明明是快遞小哥釀出的事故,為何公司要承擔賠償責任?對此,大河報·豫視頻記者采訪了有關辦案法官。
據淮陽區人民法院審判長葉培緒介紹,如今,快遞業發達,出現很多快遞公司,這些快遞公司使用大量電動三輪車輛派送快遞,但并未為這些電動三輪車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險。此外,很多快遞公司為了規避風險,又與快遞員簽訂免責合同。而一旦快遞員造成他人受傷后,快遞公司又會拿出免責合同予以對抗。
事實上,無論怎么規避,法律是公平正義的。葉培緒介紹,就本案來說,盡管快遞公司與快遞小哥簽訂了《電動三輪車租賃合同》及《行車安全責任書》,但車輛所有人還是快遞公司。其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規定車子租給別人出了事故車主有責任嗎,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所以,快遞員造成他人損害的,受害人的損失應當由快遞公司負擔。
但同時,如果快遞公司依然認為賠償責任應由快遞小哥承擔,可以找快遞小哥追償。因為,還有一條法律條文是:“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作出這樣判決的意義在于,既讓受害人邵大娘的合法權利得到保障,又可以督促快遞公司在使用電動三輪車派送快遞時,及時為車輛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險。”葉培緒說。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標簽: